近幾次回國,分別在上海、北京、杭州、廣州等地參觀了幾家有執照的臨床服務實驗室,多是提供二代測序為主的分子診斷服務公司,精準醫療的前線。幾乎都是符合GMP標準(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)的高檔裝修:標本接收、核酸提取、擴增、檢測都有不同的房間,大玻璃窗可以從走道里面看進去,人流、物流分開等等。實驗室除了裝修高檔,設備也都是***的,所有進去參觀人員一定要***換鞋戴帽子。
其實,國內許多公司都集資上億元,用幾十萬元雇來的人,在花幾百萬元裝修好的實驗室里,用幾千萬元買來的儀器做實驗。進口試劑做一個病人標本成本上千元,收費幾千元看上去很高,但大多數都“回饋”給了“渠道”,利潤幾乎沒有。這就是國內實驗室的現狀。
每每問起來,實驗室負責人的回答都是:“沒辦法,政府要求的。不達標,就沒有證。”即便這樣,還有很多公司拼命地往里擠。
我在美國也參觀過許多實驗室,比如克利夫蘭診所、紀念斯隆-凱特琳癌癥中心(MSKCC)等***的醫院實驗室,加上我們自己的臨床分子診斷實驗室(Diatherix CLIA lab)。普遍感覺,國內的實驗室硬件投入遠遠高于美國。在美國,花在員工身上的錢多,其次是試劑、儀器、房屋裝修。
其實,一個真正“出活”的實驗室也很容易識別:一進門就一股實驗室味道,人們都埋頭做實驗,錢都花在人員和試劑上,實驗室看上去很亂、很擠、很舊。實驗臺的面積有限,走廊里放滿了存標本的低溫冰箱。講座時滿員、提問直接、討論熱烈。與科學家談起實驗結果時眼睛都能亮起來,咖啡機和PCR儀總是使用中。
回頭想一想,分子診斷實驗室的裝備真的需要這么高端嗎?為什么政府提出這么高的標準?這么高的硬件投入對誰有益?是為了服務病人嗎?對創新有幫助嗎?在我看來,我參觀過的幾家國內實驗室至少都能在硬件上減去30%的不必要投入。
磁翻板液位計采用現場安裝的直讀式液位儀表及變送單元,采用優質不銹鋼材料,以化學工業部頒布的HG/T21584磁性液位計標準制作而成,檢測部分和顯示部分完全隔離。
許多“海歸”不明白回國后為什么不適應。其實很簡單:在美國,儀器為你服務;在中國,你給機器打工。在美國,買儀器因為創新需要,也為了滿足病人的需要,是發展的問題;在中國,沒有拿得出手的硬件,人家壓根就不把你當科學家,這可是一個生存的問題。
可我想問的是,這是一個人的生存問題?還是一個公司的生存問題?或者是其他的問題?
本網頁地址:http://www.jssgcm.com
全國統一服務熱線
1551658502615516585026
掃一掃 關注我們